為什么集成電路旁邊總有一個晶振?
發布日期:2021-07-14
點擊次數:1703
為什么集成電路旁邊總有一個晶振?
集成電路也叫IC,是由大量微元件(如晶體管、電阻、電容等)組成并內置于芯片中的集成電路。我們看到的所有芯片都是微型電路圖。IC旁邊的晶體也叫IC晶振。
在IC工作過程中,每個微元件必須按順序排列。晶振和IC通過PCB板的銅線連接。PCB就像一條路,汽車在運行電流或電壓,紅路燈是指揮通信和安全,紅路燈就像晶振一樣工作。為什么IC旁邊總有一個晶振?是因為晶振必須提供各元件順序的時間分配,使IC才能正常工作。
當然,IC與晶振之間的距離也是很有講究的。由于電磁波,IC本身無法識別磁能。因此,根據電磁感應原理,磁能的變化只能引起電能的變化。IC可以識別電流和電壓的變化。如果晶振和IC之間的連接很長,電磁干擾越強,電能就越強。當達到一定水平時,內部電路將無法同步并停止運行。因此,如果要減少干擾,必須將晶振盡量靠近IC放置。